探寻岁月印记,还原历史真相,古人智慧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数千年血脉精魂中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 《 古穆尔 • Gumur 》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In Addition To Sanxingdui What Amazing Historical Truths Have Been Unearthed By Archeology?

2023-01-04 13:29


真相一

四川在古代是一个国家

这些天,三星堆刷屏了,挖出来各种脑洞清奇的物件,网友们大呼过瘾,直言四川早期的居民,是“外星人”。

这个说法,明显是错的,因为,如果四川早期的居民是外星人,他们就不会被秦国灭了。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古蜀人再清奇,也不会是外星人,否则,他们不会被秦国灭国

对的。很多网友没有注意的是:三星堆,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更大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四川在古代,曾经是一个国家。

四川省在古代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和中原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叫做“古蜀国”,也叫“古蜀”。

古蜀国的人民,不说汉语,生活习俗各方面,也和中原人完全不一样,不客气地说:是一个异邦。

不过,公元前316年的时候,当时我们的秦国是秦惠王在位,秦惠王出兵,把古蜀国,给灭了。

那没办法,当时的世界,就是弱肉强食。

注意:古蜀国,和三国时期的蜀国(蜀汉)不是一回事。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四川人,和两千年前的四川人,完全不一样,四川的人口,已经换了几拨了。

四川最近的一次人口大洗牌,就是明朝末年小冰期加农民暴动。那时,四川的人口,饿死的饿死,被杀的被杀,逃亡的逃亡,乃至于清朝初年,四川几乎都没人了。

人一旦没了。老虎就多起来了。所以,清朝初年的四川,到处都是老虎。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湖广填四川示意图

所以清朝初年,要“湖广填四川”,把湖南、湖北、广东北部等地的人口,迁移过去,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川人,基本上都是清朝初年那几批外来人口的后代。

那么,除了三星堆之外,我们辛勤而又可爱的考古工作人员,还给我们还原了哪些历史真相呢?

我们下面,再举几则来说说。

真相二

邓世昌并非只想撞击日舰

考古,也把邓世昌冲撞日本军舰的事情,做了重新的解释。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邓世昌其实是想逼近日舰,然后发射鱼雷,最坏打算才是撞击日舰,只是不幸在途中被日舰的鱼雷抢先击中

我们许多历史读物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说法,说甲午海战当中,邓世昌驾驶致远舰,冲向日本军舰,是为了撞击日本军舰、和它同归于尽。

然而,近些年考古研究的发现,对于这一点,又有了新的看法。

2014年,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在辽宁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了一艘沉没战舰,命名为“丹东一号”,后来经过对大量打捞物的辨认,相关研究人员一致倾向认定:“丹东一号”就是当年邓世昌的“致远号”战舰。

确定了致远舰遗骸的身份之后,水下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他们在致远舰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鱼雷,并且发现,鱼雷的引信已经插上了雷管。

注意这五个字:“插上了雷管”。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当时致远舰的鱼雷,已经处于随时准备发射的状态,为什么要处于上膛待发的状态呢?答案是:因为致远舰已经准备好,要向日本军舰发射鱼雷。

换句话说,邓世昌当时下令致远舰全速快进、争取以最短的时间逼近日本军舰,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撞沉日舰,而是为了贴近日舰,然后向它发射鱼雷。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考古人员在海底找到的邓世昌的鱼雷之一

为什么要以最快的速度逼近日舰、然后再发射鱼雷呢?直接从远处发射,不就可以了?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射程的限制,当时两舰相隔太远,鱼雷的射程达不到。

第二个原因,是增加命中率,要知道鱼雷这个东西在当时,是一种先进武器,北洋水师的鱼雷手,训练不足,平时操演的时候早就知道,鱼雷这玩意儿虽然威力强大,但是它命中率低,通常要打好几枚,才有一枚击中的。

这就是致远舰必须尽快逼近日舰,然后再发射鱼雷的原因。

所以,更加逼近真相的版本是:邓世昌是想,尽快逼近日舰,逼近之后,首选是发射鱼雷,将日舰击沉,最坏打算,直接撞它,把它撞翻。这,就是考古给我们挖掘出来的最新解释。

真相三

白起活埋40万赵军俘虏失实

此外,考古还澄清了“白起活埋40万赵军”的讹传。

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段历史:《史记》说,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率领秦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这个地方,和赵国的军队进行决战。

秦军大胜,俘虏40万赵军。

白起下令,将这40万赵军俘虏,全部活埋。

请问,这段历史,是真实的吗?

答案是:水分很严重。

别急,我一点一点地,告诉你。

实际上,我国先后已经有许多人,对“白起活埋40万赵军”的历史,提出过疑问,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所提出的质疑。

朱熹的质疑,原文是这样的:

“长平坑杀四十万人,史迁言不足信。败则有之,若谓之尽坑四十万人,将几多所在!又赵卒都是百战之士,岂有四十万人肯束手就死?决不可信。”

翻译成现代中文,是这个意思:

“司马迁《史记》说,白起在长平活埋赵军40万,我认为不可信。赵军确实是战败了。可是,秦军要活埋40万人,要多少人挖坑?要挖多大的坑?而且赵军都是身经百战的官兵,40万人就乖乖被你活埋?我不信。”

朱熹是推理。这也许不够严谨。

好吧。我们来看考古。

1995年某日,在山西高平地区的长平村、永录村的田间,有一位名叫李珠孩的农民,在劳作期间,一铲子下去,无意中挖出密集的残骨,还有大量箭簇等各种古物。

李珠孩感到非常吃惊。

于是,赶紧报告了政府。

很快,考古学者闻讯赶来。

一刨,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埋尸坑。发掘出来白花花的一大片人骨。

多数的遗骨是身首分离,而且四肢多有斩断,且骨骼之间发现大量箭簇,许多骨骼有刀剑的创伤,不少的骨骼之间,还有刀剑插在其间……很明显,这些人都是先被杀,然后再埋。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我国考古人员已经找到了长平之战的古战场遗址,这些都是赵军的骨骸

考古工作人员经过对时间、武器、地点、人数等方面综合研究,结合古籍的记录,最后得出结论:

这,确认就是两千多年前长平之战的古战场。

这些,就是《史记》所说的,被白起埋掉的赵军的尸骨。

然而,有两处和《史记》的记录,严重不符:

第一个不符之处:人数远远没有40万人。数字严重夸张了。这一点其实毫无意外,我们的古代史,数字向来不精准。

第二个不符之处:不是活埋的。绝大多数的尸骨显示,这些人都是在战场上被杀死、或者被俘之后杀死,然后再掩埋的。也就是说,《史记》说的白起“活埋”40万赵军,记录有误。

所以,“秦将白起活埋40万赵军俘虏”一说,可以澄清了。

历史真相是这样的:

真相一、白起确实杀了许多赵军,但是,远远没有40万。

真相二、这些赵军,不是被白起“活埋”的,而是杀死之后,再掩埋的,至于是在战场上杀死,还是被俘之后再杀死,至今已经无法分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不是被活埋的。

真相四

光绪确实死于砒霜中毒

不但如此,考古还证实了: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

事实上在2008年,“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崇陵(光绪皇帝的陵墓)提取、并检测了光绪皇帝遗骨以及头发的砷含量,然后发表了《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以科学刑侦的手段查明:光绪,确实是死于砒霜中毒。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光绪帝画像

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是慈禧太后下令毒死了光绪,但是,考古工作人员,已经查明了:光绪皇帝,确实是死于砒霜。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这项研究的,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29室”和“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

此外大家要注意:一个人是否死于砒霜,在我国的刑事侦查界,是一个很小的技术活,属于基本鉴定工作,不是很复杂。

参考资料: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法医和鉴定人员剪下光绪皇帝的辫子用作化验

注意:没有参与光绪的尸检,不过,我认为,这次法医和技术人员的联合尸检报告,还是可信的,首先,这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技术纯熟。其次,参与者没有造假的动机。

真相五

万历为什么三十年不上朝

不但如此,考古,还给万历皇帝,翻案平反了。

许多历史爱好者都听说过,明朝的万历皇帝(明神宗),三十年不上朝,明朝的政治,“长期处于瘫痪状态”。

三十年不上朝?

大明帝国一亿人口的国家,三十年停止政治运作?

这可能吗?

常识告诉我们:事出反常,必有妖。

说出来其实有点幽默:

事实上,这是一个中文字理解水平的问题。

“三十年不上朝”,不等于“三十年不理政”。

“上朝”不等于“理政”。

“理政”也不等于“上朝”。

“不上朝”,也不等于“不理政”。

事实上,万历皇帝虽然长期不上朝,但是,他还是会批阅奏折。

明代官修史书《神宗实录》,非常清楚地记录了: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他长期在内廷,批阅奏折。

万历皇帝那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也在他写的《诏对录》里清楚地记录:万历皇帝,其实一直都有在内廷批阅奏折、对外发号施令,等等。

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他并非不理朝政。

所谓“上朝”,就是“开会”。

不开会当然不好。

但是,不开会,不等于不办事。

打个比方,就好比你现在单位的老板,或者说领导,常年不和员工开会,但是你给他发电子邮件,他还是会回复你。

大概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我们平时读史,一定要谨慎,不要被中文字骗了。

那么,万历皇帝为什么长期不上朝、不和臣子们开会呢?其实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许多明朝官方史料都记载了,万历皇帝不止一次对他的臣子解释过。

万历皇帝说,我不是不想上朝,我的身体,是真的不舒服,我的腿啊,长期有病,等我的病好了,我自然就会上朝了。

举个例子,史料《明神宗实录》就记载了万历皇帝的一道诏谕:

“朕自夏至秋,感受湿热熏蒸,致令下体及足生有湿毒,坐亦不能坐,又兼流痰下注,足心作痛,且不时眩晕,步履甚艰。”

在这道圣谕里,万历皇帝说,我的腿和脚,真的好疼啊,连坐在龙椅上,都痛得我受不了,尤其是脚底,很疼,走路很艰难。

万历皇帝的意思是说,不是我不想上朝,而是,我的腿真的有毛病,不方便,走路、坐椅子,都很痛苦。

那么,万历皇帝所说的,是不是真实情况呢?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打开棺材时候拍摄的万历皇帝尸体

1950年代末,我国考古人员打开了万历皇帝的棺材,恍然大悟:通过骨骼测量得知,万历皇帝的两条腿,长短不一,右腿明显比左腿短。注意,不是短一点点,而是明显短。

也就是说,万历皇帝,明显腿有病,但具体什么病,则不知道。但有一点已经查清:万历皇帝说他三十年不上朝是因为腿有病,至少这个借口本身(有腿疾)的事实,确实存在。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根据万历皇帝尸体还原的腿短情况

真相六

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

还有,考古人员,还推翻了阿房宫的神话。

爱好文学的读者都知道,晚唐诗人杜牧,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

在《阿房宫赋》里,杜牧讴歌了秦始皇下令建造的阿房宫的壮美,并在诗中说,是西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

于是,“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然而,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个故事,

又是假的

事实上,在1950年代,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已经找到了阿房宫的遗址,它位于西安市的郊区。

并且,考古工作者,把阿房宫的遗址,给挖了出来。

挖出来之后,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两个惊人的事实:

惊人事实一、阿房宫,并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惊人事实二、其实,阿房宫只是打了几个地基,还没有建成,秦朝就灭亡了。

换句话说,阿房宫,从来就没有建成过。

没建成的阿房宫,随着岁月流逝,也毁了,并逐渐埋于地下。

直至1950年代,被挖掘出土。

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是,考古工作者发现,杜牧的《阿房宫赋》叙事是假的。

但是,国家也觉得,没有必要对全国人民说明这件事。

所以,没有大肆宣传。

于是,这件事就只有少数人知道。

这个阿房宫遗址,现在仍然存在,在西安郊区,诸位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说“阿房宫不存在”可能有点过分了,但是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说:

所谓阿房宫,根本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建成过

除了三星堆以外,考古还挖出了哪些惊人的历史真相?

阿房宫工地遗址

那么,既然阿房宫从来就没有建成过,杜牧写下《阿房宫赋》,凭的是什么呢?

难道杜牧是存心欺骗世人吗?

我不认为杜牧是存心欺骗世人。

我认为,杜牧很可能是,把历史事实搞混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攻打秦朝,项羽攻入咸阳之后,放了一把火,把秦朝的“咸阳宫”给烧了。

也就是说,在真实的历史上,项羽确实放火烧了秦朝的宫殿。

只是,项羽烧的,不是阿房宫,而是咸阳宫。

唐代诗人杜牧,把“项羽火烧咸阳宫”的往事,记错了,或者是搞混了,误以为是阿房宫。

总之,杜牧最终把它写成了“项羽火烧阿房宫”。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的狗血。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要懂得一个道理:

历史上的大名人,例如什么杜牧、李时珍、司马迁之类的,这些人所写的文字,不一定就是对的,不一定就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