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岁月印记,还原历史真相,古人智慧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数千年血脉精魂中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 《 古穆尔 • Gumur 》

谭嗣同策反袁世凯是件蠢事

It Is A Foolish Thing For Tan Sitong To Instigate Against Yuan Shikai

2023-06-11 14:51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上的一件蠢事,分析这件蠢事,并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领悟当中的道理,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一点。

这件蠢事就是:谭嗣同策反袁世凯。

我们分析这件事有多么蠢之前,先简单梳理一下事件的经过:

1898年9月16日,袁世凯觐见光绪皇帝,被皇帝越级提拔为“候补兵部侍郎”,官阶为二品,尽管是候补。袁世凯大喜,连连谢恩。(“候补兵部侍郎”约等于“候补国防部副部长”)

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说:慈禧太后阻碍变法,不杀这个老妖婆,变法进行不下去,请袁兄杀掉慈禧的武臣荣禄,并且派兵围困颐和园,我谭嗣同带壮士入园,杀太后。袁世凯问:这是皇上的意思吗?谭嗣同说:不是。但这是救皇上、救大清。袁世凯不置可否,说,我考虑考虑。

1898年9月19日,慈禧太后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大骂光绪皇帝,说他变法瞎胡闹。太后开始重新执掌朝政。(注意:此时慈禧太后并不知道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一事)

谭嗣同策反袁世凯是件蠢事

1898年9月20日,康有为敏锐地嗅到危险,当天离京逃亡。

谭嗣同策反袁世凯是件蠢事

康有为:

这事怪我太莽撞,袁世凯和我们合作,

他机会成本太高,没有利益,是我失算了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止维新,并下令逮捕康有为等维新党。

1898年9月21日至24日(具体哪一天有争议),袁世凯嗅到局势对自己不利,为了自保,袁世凯向上司荣禄汇报了18日谭嗣同夜访一事,荣禄转告慈禧太后,太后又惊又怒。

谭嗣同策反袁世凯是件蠢事

1898年9月25日,谭嗣同在北京被捕。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和其他五君子一起,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头。

谭嗣同策反袁世凯是件蠢事

这件事和谭嗣同有关的部分,简化之后,就是这个时间表。

我们说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劝说袁世凯带兵包围颐和园、诛杀慈禧太后,是一件典型的蠢事,为何这样说?我们换位思考,站在袁世凯的角度看,此事的利弊对比,看得一清二楚:

袁世凯是否听从谭嗣同:风险收益分析

谭嗣同策反袁世凯是件蠢事

从这个图表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分析出来:

假如袁世凯听了谭嗣同的话,派兵杀荣禄、围困颐和园,须知北京周边还有很多重兵,此事风险极大,然而如果袁世凯这样做了,他最佳的结局是什么呢?答案是:最佳的结局,就是被光绪皇帝提拔为一品大员。为什么说这是最佳结局呢?废话,在清朝当官,最高就是一品了,不能再高了。

假如袁世凯拒绝谭嗣同,不参与谭嗣同“围园杀后”一事,那么,袁世凯没有风险,因为他没做错什么,然而结局呢?结局是:一品大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袁世凯年仅39岁,就已经当上二品了,只要他在官场上勤勤恳恳、不犯错,5到15年,当上一品大员,那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袁世凯判断正确:他的官做得越来越大,从山东巡抚,到直隶总督,再到内阁总理大臣(正一品)。

所以我们说,换个位置,站在1898年袁世凯的角度去看问题,袁世凯二品,副部级,假以时日,只要不犯错误,晋升一品大员,是大概率事件,于是对袁世凯来说,杀慈禧是一品,不杀慈禧也是一品,试问:

我为什么要跟你谭嗣同冒那个风险呢?

换了你是袁世凯,你也不会跟着谭嗣同干。

谭嗣同策反袁世凯是件蠢事

袁世凯:谭嗣同啊谭嗣同,

你为何不站到我的立场上为我想一想?

我都二品了,再过几年就一品了,

我为什么跟你去干造反的事?

这个是傻子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可是当年的谭嗣同,偏偏没有想明白这个事。

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的时候,说一大通的大道理,为了皇上,为了大清,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等等各种,但是,谭嗣同偏偏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袁世凯的利益在哪里?

是的,谭嗣同忘记了换位思考、忘记了站到袁世凯的利益、袁世凯的立场、袁世凯的角度,去看这个事,去说这个事。

所以,袁世凯不置可否,婉言间接拒绝谭嗣同,是必然的结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做这个事,对袁世凯来说,没有利益。

谭嗣同过去同袁世凯打交道,听袁世凯满嘴的“图强”、“变法”、“救国”,使谭嗣同误以为袁世凯是个“思想进步”的好官,然而,那只是谭嗣同的误会,袁世凯是个官场老油条,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思想守旧的人,说守旧的话,见了思想进步的人,说进步的话,那只不过是袁世凯圆融油滑的表现。

谭嗣同策反袁世凯是件蠢事

谭嗣同:袁世凯你以前表现很开明,

我还以为你和我们心灵相通,

不料,我还是看错了你

事实上,袁世凯并不是一个“思想进步”的人,他是一个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对于这样的人,你找他做什么事,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利益”二字,去打动他。

而事实上,谭嗣同当时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打动袁世凯,为什么?因为袁世凯已经是二品,他的一品前途,已经在前方等着他,对于当时的袁世凯来说,安分守己,小心翼翼,谨慎做官,才是最符合他利益的事情,换句话说,谭嗣同从一开始,就找错了人。

这事打个比方就是:小米的人事部,招一个副总,以同样的薪资,去挖华为的副总,那么华为的副总就必然会笑话你:我已经在华为当副总了,为什么要去你小米做副总呢?况且薪资还不变?你脑子是不是有毛病?

这其实就是谭嗣同当年夜访袁世凯,所犯下的错。

好了。那么我们今天复盘这件蠢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启示一:和任何人交往、谈合作,时时刻刻记住,要有共情能力,要站到对方的立场去看问题,和人合伙做任何事业,都不能单方便强调这件事的意义和你方的利益,关键的是,你要摆出来:对方的利益是什么?对方的利益在哪里?

启示二:如果你要找一个合伙人和你做一件高风险的事业,你不能找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明摆着前途无量的人,因为那样的人,他的前途已经很稳定,他犯不着和你去冒高风险,你应该找的,是那些有潜力的、现在境遇不好的、但是又渴望改变现状的,只有这种人,才敢冒高风险,和你干大事。

启示三:不要以言语判断人。世上有许多人,说话很漂亮,但未必是内心真实的想法。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后者更重要。在本案中,袁世凯经常混迹维新派圈子,见了维新派,就说维新万岁的话,这使谭嗣同误以为袁世凯思想开明进步,然而没看穿,那只是人家混迹官场的滑头习惯而已,据此来判断人、进而去拉拢人家,傻到家了,教训不可谓不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