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岁月印记,还原历史真相,古人智慧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数千年血脉精魂中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 《 古穆尔 • Gumur 》

让前任社死,并不明智

It Is Not Wise To Let Your Predecessor Die

2024-02-23 02:10

01

上海25岁女教师出轨16岁学生,男苦主把红杏妻和男学生的暧昧聊天记录全部发到网上,此事实在不明智,道理很简单:换了我是女的,我不敢再嫁给这个男的。

典型的杀敌一百,自损一千。

还是老祖宗说得好哇: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何必同归于尽。

男苦主把事情闹得这么大,忘了考虑自己的下一段婚姻:谁还敢嫁给你?今天你因为太太出轨,让太太全中国臭名远扬了、社死了。那么明天我嫁给你,万一因为别的事情闹矛盾、闹离婚,你大概率也会类似粗暴报复我。不是吗?

别误会:我不是同情那个出轨的女教师,我是觉得这个男苦主对自己不明智,我们不要学他。聪明人无论处理什么事,都是遵循“对我最有利”原则,而不是“对我最出气”原则。

02

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主动向老婆坦白嫖娼。证据是徐志摩写给老婆陆小曼的信。哈尔滨出版社2004年版《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收录了徐志摩给老婆的几封信,摘录:

1931年6月25日,徐志摩写信给老婆陆小曼:“说起我此来,舞不曾跳,窑子倒是去过一次,是老邓硬拉去的。再不去了,你放心。”注意:“窑子”,就是民国时期的嫖娼场所。

1931年10月1日,徐志摩再一次写信给老婆陆小曼:“晚上,某某等在春华楼为胡适之饯行。请了三四个姑娘来。饭后(我)被拉到胡同。对不住,好太太!我本想不去,但某某说有他不妨事。某某病后性欲大强,他在老相好鹣鹣处又和一个红弟老七发生了关系。昨晚见了,肉感颇富。她和老三是一个班子,两雌争某某,醋气勃勃,甚为好看。”

让前任社死,并不明智

徐志摩《再别窑子》: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03

很多西方国家也庆祝春节,这让很多中国网友自豪得不行,误以为那是西方国家在向中国文化致敬,其实,理解错了。

西方国家为何庆祝春节?真相是这样的: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庆祝春节,不是为了向中国致敬、向中国人致敬,而是因为华人是他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是他们国家的政治正确。换句话说,假设他们国家没有华人,他们是不会庆祝春节的。正因为西方国家有华裔公民的存在,政客需要讨好华裔手中的选票,商家需要讨好华裔顾客的钱包,所以就有了各种庆祝春节。

同理,腾格尔的歌曲《蒙古人》传唱中国大江南北,连汉人都爱唱,那也不是因为我们喜爱“蒙古国”,而是因为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尊重蒙古族文化,也是中国的政治正确。

04

越迷信的地方,人均收入越低。

越不迷信的地方,人均收入越高。

不但中国如此,放眼全世界,也是这个规律。

从此也可以推知:迷信是个扯淡的事。

05

判断一个外国是不是法治国家,有一个参考标准,就是看中国游客敢不敢在当地闹事。

如果中国游客敢在当地闹事,那么初步判断是一个法治国家。

如果中国游客不敢在当地闹事,那么初步判断不是一个法治国家。

06

嫉恨有才能的人,是又蠢又坏,道理很简单:让有才能的人多活几十年,他会造福所有人。

假设爱迪生、瓦特、法拉第这些发明家能多活一百年,受益的是全人类,你我他,人人有份。

再接地气一点:我们生活方圆5公里内的商人、生意人、企业家多活三五十年,也是造福我们大家的,最终人人都受益。

所以,嫉恨有才能有本事的人,不但坏,而且蠢。

07

“无需”和“无须”,很多朋友经常用错这两个词。

无需:指不需要。是动词,后面跟名词。例如说:无需食物,无需钱财,无需电池,无需人力,等等。

无须:指没必要。“无须”不是动词,后面要加动词。例如说:无须参加,无须理会,无须解释,无须劳驾,等等。

反过来说:“无需重复”是错的。“无须调味料”也是错的。应该反过来:“无需调味料”、“无须重复”。您搞懂了吗?

08

人与人之间:

最纯洁的关系,是金钱关系。

最平等的关系,是契约关系。

最可靠的关系,是利益捆绑关系。

09

父母对孩子到底有没有恩?父母把孩子生下来,事前并未征求孩子的同意,因此这个生养恩情是强加的,强加的服务是否构成债务?这一点在法理上确实是有瑕疵的、有争议的,不过,我们今天不必求一个结论,从现实生活的经验来看:

凡是觉得自己对孩子恩重如山的那些父母,往往更自私、更不开明,他们往往喜欢指挥孩子的人生、喜欢控制孩子的工作、婚恋、育儿,因此,孩子和他们的关系,往往并不好。

相反,凡是认为自己对孩子没有恩情的那些父母,反而往往更开明,也更有爱,他们往往更尊重孩子的自主权,更容易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孩子往往反而更加爱父母。

10

人们错过机会,通常经由四个步骤:看不到,瞧不上,搞不懂,追不上。

机会已经来了,但是信息闭塞,看不到,后来看到了,觉得这是不务正业,瞧不上,后来瞧上了,但限于隔行如隔山,搞不懂,再后来终于搞懂了,此时已经是一片红海,机会已经错过了,再也追不上了。21世纪初的互联网机会、一线城市房产投资机会、过去20年的美股投资机会……都是如此:看不到,瞧不上,搞不懂,追不上。四个步骤,完美错过。

很多人错过优秀的异性,也是同理:一开始看不到,看到了,盯着人家的缺点,瞧不上,放弃,放弃之后,看到TA在尘世上蹿下跳,搞不懂这人在干嘛,再后来暮然回首,发现TA已经华丽转身,功成名就,这个时候人已错过,再也追不上了。

所以:看不到,瞧不上,搞不懂,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