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岁月印记,还原历史真相,古人智慧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数千年血脉精魂中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 《 古穆尔 • Gumur 》

茅塞顿开,胜读十年历史书

Suddenly Enlightened Better Than Reading A Ten-year History Book

2023-03-16 09:04

1

有历史爱好者问:

《三国志》人物的名字,例如说什么董卓、刘备、孙权、曹操、吕布、关羽、赵云、张飞……整部《三国志》可以说,除了姓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字的人名,这种现象,叫做“单名”,极少看到两个字的人名,即使“司马懿”这种,因为“司马”是姓,只有“懿”一个字是名,所以其实也是属于“单名”。

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三国志》的作者懒惰、起名的时候都起单个字的名字,图省事呢?

非也。

今天,告诉你答案。

是的,你猜对了,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名字,一个字(单名)是最普遍的。换句话说,《三国志》的作者没有骗你,也没有偷懒,而是因为在当时那个时代,确实中国人的名字,是以一个字的人名最为普遍。

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反过来问。假设你穿越时空,回到东汉末年,你问当时的中国人:为什么你们的人名都是一个字?那么,当时的中国人会告诉你:“姓”证明我是谁的儿子,“名”说明我是谁,一个姓一个名,两个字,足矣,为什么非要三个字?你不觉得麻烦吗?

是的。我们的老祖宗,其实他们是讲逻辑的、是聪明的,从远古时代以来,在当时人口规模还没太大的情况下,中国古人取名,确实两个字是足够的,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是经济的,也是明智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老祖宗取名只用两个字,一个字是姓,一个字是名,他们其实并没有错,只是我们没有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们。

这就是为什么,厚厚的一本《三国志》,里面绝大多数的人名,都是一个字的人名,因为这确实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们很古早的时候,名字是两个字居多,为什么到了后来、一直到现在,演变成三个字的名字呢?

这个现象有多个原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字辈”的出现

是的,中国到了南北朝之后,逐渐出现了“字辈”这个东西。

事情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原本的氏族村子,同一个祖宗的,有的叫张伟,有的叫张鹏,有的叫张飞,很难有同名的,但是呢,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后来同一个祖宗的人群里,出现了同名,例如同村出现了两个或者三个张伟,给社交带来许多误会和麻烦,如何区分呢?

于是,我们的祖宗发明了“字辈”,举个例子说,浙江奉化溪口蒋家的字辈是这样的:

祁斯肇周国

孝友得成章

秀明启贤达

奕世庆吉昌

蒋介石的字辈是“周”字,所以,蒋介石在祠堂族谱里的正式名字叫做“蒋周泰”。

“周”的下一辈是“国”,所以,蒋介石的两个儿子,原本应该叫“蒋国经”、“蒋国纬”,不过蒋介石有点调皮,他调换了一下,所以成了“蒋经国”、“蒋纬国”。

再下一辈,字辈就是“孝”字,这就是为什么蒋介石的孙子们叫蒋孝文、蒋孝勇等等。

同理,再下一辈,字辈是“友”字,所以,蒋介石的曾孙,名叫“蒋友柏”。

茅塞顿开,胜读十年历史书

宋太祖赵匡胤的族谱,“匡”字是宋太祖和他兄弟们的字辈

字辈出现之后,发挥了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避免同名混淆,第二个功能,是区分辈分,例如蒋周泰在同族人里结识一个名叫“蒋肇光”的,那么他凭这个“肇”字,就知道此人的辈分,比自己要高一辈。

字辈的出现,不但减少了同名同姓的现象,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人的名字从“姓+名”模式向“姓+辈+名”模式转变,中国人的姓名由两个字进化到三个字,“字辈”从中发挥的历史作用,非常重要。

茅塞顿开,胜读十年历史书

如上图所示,在《三国志》里,99%的人物的姓名,都是“姓+名”模式,而在《清史稿》里,75%的人物的姓名,都是“姓+辈+名”模式,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人的宗族文化,在清朝268年里,有很大的发展。

2

茅塞顿开,胜读十年历史书

匈奴兵(油画)

历史爱好者都知道这么一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是说,你们匈奴之类的游牧蛮夷们听好了,只要你敢侵犯我大汉帝国的边疆,那么,无论你跑多远,我都会追你到天涯海角,并且杀了你。

那么,请问这在历史上,是真的吗?

答案是:

这是吓唬人的

是的。这是吓唬人的。

为什么呢?因为汉人在茫茫沙漠、茫茫草原上追击匈奴,其实根本不能跑太远,道理很简单:因为后勤跟不上。

我们有许多文艺青年想问题,以为将军打仗,提上红缨枪,带上士兵,骑上马,说走就走,想走多远,就走多远,这是很书生气的幻想,现实世界根本就不是那样的,道理很简单:

因为人是要吃饭的

是的,我们打仗的官兵,他们不是电影里和卡通片里的那个神,他们是人,人是需要吃饭的,现代也好,古代也罢,任何时候打仗,在开打之前,首先要准备的,是人吃的粮食、喝的水、马吃的草、人换的衣服、磨损备用的铠甲、靴子、衣服、在野外搭的帐篷、疗伤的药物……等等各种,这一大堆东西,统称“粮草”,或者叫“后勤”。

是的,在古代打仗,将军和士兵骑马走在前面,队伍的后面,就是庞大的后勤部队,他们运输着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住的,各种战争物资,而要命的是:这一切的后勤物资,

都是消耗品

是的,这些粮草,都是易耗品,每天都在减少,大部队一旦开进了茫茫大沙漠、茫茫大草原,这些消费品,就开始迅速做减法,每天都消耗很多,“虽远必诛”?不存在的。人家匈奴人骑马,比你跑得更快,而且,匈奴人的战略纵深,比你汉人要广得多,你追他,他可以跑到哈密、天山、准葛尔盆地,你再追,他可以跑到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你再追,他可以一路往西跑,跑到中东腹地、东欧……没完没了,试问,你汉人部队的后勤,能支撑多久的消耗?

茅塞顿开,胜读十年历史书

追击匈奴,怕的不是伤亡,而是望着这茫茫大漠,后勤补给跟不上,是最大的噩梦

这就是为什么在秦、汉、宋、明等各朝各代,中国的官兵出关追击游牧民族,都跑不远,经常跑到半路,就灰溜溜撤回来,不是官兵怕死,而是官兵断粮了,在大草原、大沙漠里断粮,太可怕了,就算你想找户老百姓家抢点吃的,都找不到,因为在大沙漠里、大草原里,根本就没有老百姓。

所以在真实的历史里,所谓“虽远必诛”,其实根本是反经济的、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它只是一句口号,一句吓唬人的口号,而在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后来总结了经验:那些游牧民族,根本不要去追他,你追他是没完没了的,会把我自己拖垮的,所以怎么办呢?答案是:

修!长!城!

茅塞顿开,胜读十年历史书

大漠上的长城遗址。既然在大漠上追击匈奴,后勤困难无法解决,那么,修筑长城就成了解决方案

对。就是修长城。既然追不到,那么我就不追他了,索性我修个障碍物,把他挡在外面,那就可以了,而至于什么“虽远必诛”,那只是说说而已,吓唬他的,我们自己知道就好了。

亲爱的粉丝,你都看明白了吗。

3

今天最后呢,我和大家谈一谈“政治智慧”这个东西。

我们许多人会想:社会上出现了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一定要宣扬、一定要鼓励大家去学习他的榜样。这句话有没有毛病?

这句看似没有毛病的话,其实是有毛病的。原因很简单:有的好人要鼓励大家学习,而有的好人,则是不能鼓励模仿的。

赖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赖宁的事,是我们谈“政治智慧”的一个绝好的例子。

1988年3月13日,四川省,年纪不满15周岁的中学生赖宁,在参与扑救山火的时候,不幸牺牲在火场里。

当年赖宁的事迹见报,全国掀起了一阵“学赖宁”的热潮,几乎所有的报纸、电视台、电台、中小学课堂,都在宣传赖宁小英雄的光荣事迹。

然后接下来,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答案令人非常意外、非常吃惊:

接下来那几年

全国发生了多起中小学生学习赖宁

参与救火而烧死在火场的惨剧

茅塞顿开,胜读十年历史书

赖宁,一开始宣传他,后来发现错了,赶紧改正过来

然后,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充分讨论之后,得出一个惨痛的教训,这个教训就是:

不是所有的英雄事迹都适合弘扬

赖宁是好人,赖宁的事迹也是伟大的,但是,不能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去学赖宁,为什么?因为太危险。

随后呢,大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个结论是:

过度宣扬和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与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不符

再后来,赖宁小英雄的画像,就从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校园里,悄悄地,被撤走了。

注意:全国撤走赖宁的画像,并不是否定赖宁小英雄的事迹,而是为了保护全国的未成年人,因此,不鼓励他们模仿赖宁。

这件事,其实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做任何决策,不能单凭喜恶,而要看利弊,而且还要考虑到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我们说的“政治智慧”。

当年赖宁的画像在全国的校园轰轰烈烈挂上去,后来又静悄悄地撤下来,这件事背后的深刻逻辑,真的很值得我们思考。粉丝们,你说,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