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岁月印记,还原历史真相,古人智慧留给我们的启迪,是数千年血脉精魂中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 《 古穆尔 • Gumur 》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The History Of Lin Biao In The War Years

2023-02-07 06:11

本文仅仅从历史爱好者的角度,回顾林彪在战争时期的一些言行和历史旧事,不褒不贬,也不触及、不谈及建国后林彪的往事。请广大看官体谅。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林彪并不叫“林彪”

是的。“林彪”并不是林彪的本名。

林彪的本名是“林育蓉”,是一个颇为女性化的名字。

林育蓉一直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不过,毕竟是爸妈起的,他也就一直没改。

不过后来,林彪去了广州,入读黄埔军校,要念军校了,考虑到一个女性化的名字,可能会遭到同学的嘲笑,于是,林育蓉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改成一个很男性化的名字:林彪。

从此,林育蓉就叫林彪了。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林彪的老师是李四光的爸爸

我们常说“世界很小”,这个现象,其实也反映在林彪的身上。

林彪是湖北黄冈人,他小时候上私塾的启蒙老师,名叫李卓侯,这个李卓侯,就是后来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爸爸。

李卓侯曾经在湖北老家当私塾先生,也因此成为林彪的启蒙老师。

李四光也是湖北黄冈人。李四光和林彪,虽然说是同乡,但是,隔行如隔山,这两个人原本毫不相关,却竟以如此有趣的方式,发生了联系。

历史,就是这样奇妙。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林彪和戴笠是同学

是的。林彪和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同为黄埔四期,他们是同学。

如假包换的同学。

也正因为有这一层关系,在抗战时期,蒋介石曾经派戴笠,去劝林彪“跳槽”到国民党那一边,被林彪拒绝。

回首民国,一个黄埔军校,多少人年少时同窗一场,却要在日后成为死敌,造化之弄人,实在令人唏嘘慨叹不已。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林彪在近代史上崭露头角,最开始就是因为参加了南昌起义。

是的,就是那个对国民党打响第一枪的南昌起义。

在南昌起义的时候,林彪是第二方面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营七连的连长。

林彪在南昌起义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次战斗,他都身先士卒,换句话说,林彪都是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前面的那一个。

也就是说,林彪,是从尸山血海中、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是真正用生命打出来的前途,都是豁出去而混出来的成功。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不是一句歌词,这是个真理。

由于打仗勇猛,不怕死,屡次冲锋在前,林彪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不断获得晋升,简单地说,这就是林彪的崛起之路。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林彪带兵很严

慈不掌兵。

自古带兵带出业绩的,基本上都有霹雳手段。

林彪也不例外。

在战争的岁月里,林彪带兵很严。

在红军时期,举两个例子:

例一:1929年夏天,闽西地区,纵队司令部有一个勤务员,湖南宜章人,他拿了平民一点财物,林彪接到举报,问了几句,当场就枪毙了。

例二:1929年12月,福建古田,第一支队有一个炊事员,偷了一双鞋,案发后,支队长王良、政委李赐凡向林彪报告,林彪也下令枪毙了。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林彪被晋军误伤始末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太行山区,参加对日抗战。

1938年3月2日,当天八路军第115师的师部一行人马,行军经过阎锡山部第19军第70师隰县北部(今山西临汾境内)千家庄村的防地。

事实上在行军路过之前,八路军已经派兵告知了阎锡山的晋军,只不过,晋军还没来得及把这个消息,传达到千家庄的一线岗哨。

可见,又是一起典型的乌龙事件。

当时晋军和日军,刚刚打完太原战役才三、四个月,晋军的神经,还十分紧绷,草木皆兵,整个山西境内的晋军岗哨,都非常紧张,一看到可疑踪影,宁可杀错,也不能放过。

当天,林彪和师部的一群人马,路过千家庄,晋军有一个哨兵,名叫王潞生,远远就看到这一队人马,王潞生瞅来瞅去,误以为是日军,于是,抬枪把领头人(林彪)给打了一枪。

正好打中了。

王潞生的子弹,贯穿了林彪的身体,从侧位击中了林彪的脊椎,伤害了林彪的神经,并打断了林彪半寸长的一小段肋骨。

林彪被击之后,师部立马展开抢救,并立马派人赴晋军岗哨表明身份、澄清误会、阻止进一步的射击。

晋军高层闻讯,大惊,立马派人过来,向八路军道歉和慰问。

这起误击事件发生之后,阎锡山大发雷霆,他很担心因此影响和八路军的关系,阎锡山说,要将这个哨兵王潞生枪毙,不过,林彪说:理解这是误会一场,并表示:不追究王潞生。

所幸的是,这一枪并不致命,林彪被及时抢救过来,并在不久之后,送往苏联治疗。

不过,可能由于苏联的医生用药过量的缘故,林彪的枪伤治愈之后,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神经紊乱症。

林彪晚年各种怕风、怕水、怕光等一系列的怪病,都是因为这一枪,伤害了他的神经系统。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林彪穿日军大衣是误传

过去20年来,许多网络文字,都说林彪这次被晋军误击,是因为林彪当天身穿一件日军大衣。

其实,今天我们才知道: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历史资料显示,当天的事实是这样的:

事实一:当天林彪这一队人马,确有一部分官兵身穿缴获得来的日军大衣,但是,林彪本人,并未穿日军大衣,依据八路军115师师部卫生部长谷广善老同志的证言,林彪当天穿的是一件“灰布面料、丝棉里子的普通八路军干部大衣”。

事实二:当天林彪这一队人马,有一部分人骑着缴获得来的日本大洋马,其中,林彪本人骑着的,正是一匹日本大洋马。

那么,从当时的晋军哨兵王潞生看来,远处这一队人马,有好几个穿着日本大衣,而且,还有好几个,骑着日本大洋马,那么,王潞生误以为这是一群日本官兵,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王潞生瞄准了走在队伍前面的林彪,因为王潞生凭经验认为:这个走在前面的,应该是个“大官”,所以,扳机一扣,就打过去了。

关于这些细节,可以参考以下两份资料:

第一份资料:当时担任八路军115师师部卫生部长谷广善老同志的采访文字记录《前115师卫生部长谈林彪负伤经过》。

第二份资料:林彪研究者舒云《林彪负伤的详细经过》。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林彪与平型关大捷

我们都知道:林彪指挥了抗战时期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大败日军,当时这一战,在民国全国的报纸,广为报道,备受赞誉,打出了我军的威风,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一战,史称“平型关大捷”。

而在平型关大捷之后,林彪写了一篇名叫《平型关战斗的经验》的总结文字,下发全军学习。

今天,把这篇总结文字找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

林彪的这篇总结,写得十分生动,读之有如身临其境,可以把我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林彪在战争年代的历史往事

《平型关战斗的经验》

作者:林彪

发表时间:1937年11月

第八路军终于在九月中旬开到了晋北的前线,它开始执行它在抗日战争中的神圣任务了!

在全国同胞热烈的期望下,我们于9月25日在平型关与日军接触了。不负全国民众与友军的期望,不负第八路军十年来的荣誉,我们这次的第一次交战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一仗的确给了日军以重创,提高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的信心,特别是更加提高了第八路军的威信!

在这次初步与日寇交锋的战斗中,我们更获得了不少抗战的经验。这不但值得第八路军全体指战员与战斗员学习,我也愿意把它贡献于全国的抗战的“友军”与一切抗日的民众,作为对今后抗战的认识。据我个人在这次战斗中所感觉到的是:

一、一到山地战,敌人的战斗力与特长均要大大降低,甚至于没有。步兵穿着皮鞋爬山,简直不行,虽然他们已爬到半山,我们还在山脚,但结果我们还是先抢上去,给他一阵猛烈的手榴弹,他们只好像滚罗卜一样地滚下去了,炮兵则难于运动与找阵地。坦克车呢,有些地方简直使它英雄无用武之地。飞机的作用也不大。

二、敌人轻视中国军队,成了习惯,便由骄矜而疏忽,不注意侦察警戒,不爱做工事,打起仗来,先让飞机和大炮显神通,等到猛攻时,他们的步兵连阵地也不爱占领,只荫蔽在沟内休息。这样的敌人,当然便利我们袭击,所以我们这次一切布置得妥妥当当,向他们开枪了,冲锋了,他们才知道。

三、敌人不仅是弹药要靠后方输送,连粮食都要靠日本送来。他们的后方线已扯长有千里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把他们后方线一切断,他们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可以弄得他们进退维谷。所以发展游击战在敌人后方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此次平型关战斗,我们正是派了一部分人在敌后路上阻滞其增援部队及粮食供给,最近又占了浑源、广灵等县。

四、利用敌人攻击友军阵地时,袭击敌人侧后方,这是最好的战法,比在其中和刚到阵地而未站住脚时去袭击还要好些。这次就是利用敌以全副兵力注意对付友军时,突然在他们的后方大打起来。

五、为了避免他们的炮兵和飞机,战斗开始后要迅速接近敌人,投入肉搏,连续冲锋,使敌人的炮不好放,要放就连自己的队伍也遭了殃。

六、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了。他们自定的出击计划,他们自己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他们时常吹牛说要决战,但却决而不战;或向敌人打而又不坚决打,他们的部队本来既不充实,在一个突击中,却以区区的八个团兵力分成三大路,还留了总预备队,而每路又相隔十多里或二十多里,这样不仅缺乏出击力,而且连被我们打败了而退下的敌人他们碰着了,竟不但不能消灭之,反而被这些突围的敌人冲坍了,他们的指挥真笨极了,特别不能真正了解与运用在战役上与决战的地点与时机集中绝对优于敌人的步兵、炮兵、飞机以猛攻敌人。

七、敌人实在有许多弱点可为我乘,但敌人确是有战斗力的。也可以说,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斗中还不曾碰到过这样强的敌人。我说的强,是说他们的步兵也有战斗力,能个自为战,虽打败负伤了,亦有不肯缴枪的。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体遍野,却捉不着活的。敌人射击的准确,运动的荫蔽,部队的掌握,都颇见长。对此种敌人做战,如稍存轻敌观念,做浮躁行动必易受损失。我们的部队仍不善做疏散队形之做战,特别是把敌人打坍后,大家拢在一团,喧嚷“老乡!缴枪呀!”----其实对日本人喊“老乡缴枪”,不但他们不懂,而且他们也不是老乡----这种时候,伤亡往往很多。在“抗大”的军事教育中,特别要教育干部了解正规战斗中的战斗队形之运用。

八、日兵之死不肯缴械,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中国人报复,但最主要的,是过去“华北军队”对日军俘虏政策之不正确,采用野蛮的活埋、火烧、剖肚等办法。故我们今后须加紧对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语的政策宣传与优待俘虏。

九、夜袭是战胜日寇的重要作战手段。敌怕夜袭,他们的技术威力一到夜间有的竟至全无作用。我们要努力,非常努力地去学习夜战,以此为特长以战胜日寇。

十、我八路军在目前兵力与技术条件下,基本上应以在敌后袭击其后路为主。断敌后方是我们阻敌前进争取持久的最好方法。如经常集中大的兵力与敌作运动战,是不适宜的。

十一、“中央军队”如果还是守着挨打战术,便真糟糕透了。他们对主要点应坚工固守,而不应到处守,应行决战防御与运动战,应集中优势兵力、飞机、大炮于决战点。至于他们军官的调动,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对群众关系的改善,都是他们很重要的问题。

十二、我们的军事技术,特别是战斗员与班排连长的技术与战术教育,实在还须大大的努力。过去大半年,部队虽然得到了休息整顿的机会,在风纪、礼节与正规化上进步很多,但对战术训练还很差。今后应努力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经过这次的战斗,部队中的一般情形更加活跃了,战斗的情绪高涨万分。战地群众对我军与友军完全是两个态度。见友军就逃,见我军到了又转回。八路军所到之处,受群众热烈的欢迎与夸扬,不是无因的。

这一切经验与教训都值得我们虚心地学习,运用在今后的抗战中,这些都是我们争取抗战胜利的必要条件!